硕士生导师:黄小平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22-10-09 浏览次数: 5286

 

黄小平(1983.9—),男,管理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导师,从事教育测量与评价、科技创新型人才测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工作,具有较好的实证研究能力。

近三年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厅级课题2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1项(在研),已完成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1项,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厅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2(均排前2),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与完成并出版研究报告5部。发表CSSCI(含C扩)期刊论12篇,国外学术论2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被聘为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2021-2023)、中国知网评审专家。曾担任广东省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学会副秘书长,是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等会员。

一、已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黄小平等.推进中小学“五项管理”专题调研报告[M].江西高校出版社,202210月第1

2.李毕琴,林小青,胡文燕,黄小平,张明.非目标工作记忆表征下颜色关联和抽象关联的注意捕获和抑制[J].心理科学,2020,43(02):302-308.(CSSCI)

3.林小青,胡文燕,黄小平,林文燕,刘露,李毕琴.偏差声音干扰刺激对视觉注意网络系统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20,40(02):157-163.(CSSCI)

4.Xiaoping Huang& Yang-Zi Chen.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Study on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Higher Education Studies,Vol. 9, No. 4,December 2019,189-199)(国际期刊,核心)

5.钟成林,陈运平,张春艳,黄小平.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2):27-34.(CSSCI)

6.黄小平,刘光华,刘小强,“双一流”背景下区域高校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绩效评价与提升路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06):93-102.CSSCI

7.刘光华,黄小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租赁科研”问题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8,38(08):238-245.CSSCI

8.黄小平,李毕琴,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研究,心理学探新,2017,37(05):454-458.CSSCI

9.黄小平,五因子素质结构模型构建及其对我国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启示,复旦教育论坛,2017,15(02):54-60.CSSCI

10.黄小平,院士科技创新素质结构及对创新人才培育的启示,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5(01):105-113.CSSCI

11.黄小平,陈洋子,“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国际经验及启示——基于对英、法、美、澳科研评价体系的考察,江苏高教,2017(01):93-98.CSSCI

12.黄小平,胡中锋,什么样的校长培训最受青睐?——基于浙江省H139名中小学校长的实证研究,中小学管理,2016(11):49-51.(北大中文核心)

13.黄小平,胡中锋,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小学德育,2014(03):16-18+9.(北大中文核心,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4.黄小平,胡中锋,论教育评价的效度及其构建,高教探索,2014(02):13-17.CSSCI

15.黄小平,让校本评价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校本评价:方法与案例》简介,中小学管理,2013(12):54.(北大中文核心)

16.黄小平,胡中锋,认知诊断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教育测量理论述评——兼论认知诊断对基础教育评价的展望,中国考试,2012(12):3-10.CSSCI扩)

二、著作与研究报告

1.黄小平,基于素质结构模型的科技创新型人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0.1万,2017年。(专著,独撰)

2.许世红,黄小平,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7万字,2016年。(合著,第二)

3.梅国平,赵明等主编,江西省教育发展报告(2015),江西人民出版社,5万字,2016年。(编委,参编)

4.梅国平,赵明等主编,江西省教育发展报告(2016),江西人民出版社,5万字,2016年。(编委,参编)

5.梅国平等主编,江西省教育发展报告(2017),江西人民出版社,5万字,2018年。(编委,参编)

6.梅国平等主编,江西省教育发展报告(2018),江西人民出版社,5万字,2019年。(编委,参编)

7.梅国平等主编,江西省教育发展报告(2019),江西人民出版社,5万字,2019年。(编委,参编)

8.黄小平等.推进中小学“五项管理”专题调研报告(2022),江西高校出版社,第94-119页。(参编)

三、主持与参与的各类研究项目(在研)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战略科学家成长规律与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FA230084),2023.8-2026.820万元,在研,主持。

2.江西省教育教学研究改革课题新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省属师范大学“双创”教育为例2023.12-2026.12,1万元,在研,主持。

3.教育部2021年度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120027),2021.10-2024.108万,参与,在研(排名第3

4.2021年度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点项目),破“五唯”背景下高校科研成果分类评价与推进策略—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2021.12-2024.12,自筹经费,在研,主持。

5.江西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党建研究规划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技人才评价新机制研究——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20DJYB003),2021.3-2023.3,0.8万,在研,主持。

6.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机制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20ZD012,2020/04-2023/43,在研,主持。

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科技人才评价新机制研究——以江西高校为例,JY201142020.11-2022.11,2万,在研,主持。

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教育教改课题,破“五唯”背景下研究生培养质量分类评价与推进策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JXYJG-2021-0452021.12-2023.121万,在研,主持。

9.江西师范大学校级课题,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数字化政策文本分析及其优化路径,2022.12-2023.123万元,在研,主持。

10.2023年江西省高教学会课题,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模型与提升路径研究2023.12-2025.12,0.5万元,在研,主持。

11.2023年江西省教改课题,新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探索——以省属师范大学“双创”教育为例,JXJG—23—462023.12-2026.12,0.5万元,在研,主持。

四、已完成的各类研究课题

1.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政策专项课题(重点),江西中小学“五项管理”成效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21ZCZX0706),2021.9-2022.8,3万,结题,主持。

2.江西省南昌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课题2020年南昌市科技创新报告,2020/04-2020/12,洪科字【202083号,无项目编号,10万,结题,主持。

3.江西省级教学改革课题,JXJG-16-24,基于五因子素质结构模型的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江西省高校例,2016/01-2019/12,0.5万,结题,主持。

4.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16YB043,“双一流”大学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对江西省高校的分析,2016/01-2019/12,1.6万,结题,主持。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71272144,创新能力——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结构的理论,2013/01-2016/1256万元,结题,参加。

6.江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JXJG-16-2-24,高校拔尖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素质结构模型视角,2016/01-2019/120.2万,结题,主持。

7.江西省级教改项目(委托重点项目),JXJG-12-2-35,中部崛起:江西省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研究,2012/12-2016/2, 5万,结题,参与

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JY1543,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2016/01-2019/12,1万,结题,主持。

9.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YJC880024,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学术创业能力结构及其培育机制研究,2015/06-2019/12,8万,结题,主持。

10.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5JY06,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学术创业能力结构与培育机制研究,2015/08-2018/12,1万,结题,主持

11.江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51BBA10031,基于素质结构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高校为例,2015/05-2017/7,3万,结题,主持。

12.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XYJG-2015-046,基于素质结构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以江西省高校理工科研究生为例,2015/01-2017/121万,结题,主持。

13.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JXGXDJKT.QN-201544,江西省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素质评价量表开发的实证研究,2015/11-2017/12,0.6万,结题,主持。

14.江西省发改委委托课题,江西省“十三五”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研究,2015/01-2016/12,3万,结题,参加。

15.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2012B070300050,广东省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评价标准研究,2012/12-2018/4,5万,结题,主持。

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1CGL043,制造集群网络创新机制研究,2011/07-2015/12,12万,结题,参加(第2)。

五、各类获奖及荣誉称号

1.黄小平(第一),规则空间模型在口腔内科分数报告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社科成果奖,三等奖,200912月(黄小平,戴海琦)

2.黄小平,2010年科研成果与业绩奖励,华南师范大学,201110月(华师南院2011[18]号文)

3.黄小平,全省高校第十四期、十五期博士读书班“优秀学员”称号,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2015

4.黄小平(3/5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江西省教育厅,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张意忠、左崇良、黄小平、黄力、王冬梅)。

5.黄小平(2/2),高等教育治理的衡平法则,教育法治与大学发展征文二等奖,北京教育杂志社,2016(左崇良,黄小平)

6.黄小平,入选江西师范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2017

7.黄小平(3/5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三环节九要素”培养模式的十年探索与实践,江西省教育厅,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张意忠、刘志忠、黄小平、余闻靖)。

8.黄小平(1/5)基于“五因子素质结构模型”理念下的理科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江西师范大学,校级研究生层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黄小平、邓婧、涂冬波、谢健坤等)。

9.黄小平,荣获2014-201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江西师范大学党委,2016

10.黄小平,荣获2018-2020年“全校优秀共党员”称号,江西师范大学党委,2020

11.黄小平(第五),荣获第十七批省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层次),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江西省教育厅,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汪洋、谭菊华、汤舒俊、詹强南、黄小平)。

12.黄小平(第一),荣获第十七批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五因子素质结构模型”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江西师范大学,二等奖,2021。(黄小平、邓婧、涂冬波、曹远龙、刘正奇)

13.黄小平(第五),荣获第十七批校级教学成果奖(本科层次),地方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江西师范大学,一等奖,2021。(汪洋、谭菊华、汤舒俊、詹强南、黄小平)。

14.黄小平(第四),荣获第十七批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层次),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核二体三环四维”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江西师范大学,一等奖,2021。(张意忠、刘志忠、乐志强、黄小平、余闻婧)

15.黄小平(第三),荣获第十八批校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层次),“三位一体、四轮驱动”的教育学硕士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江西师范大学,特等奖(2023)。张意忠、刘志忠、黄小平)

16.黄小平(第一),荣获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奖,数字学术评价: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其启示,一等奖,2023黄小平、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