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我院邀请到国家教育行政学校主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司洪昌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带来题为“大学治理模式及其启示:以英国为例”的讲座。
司洪昌教授从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简单介绍了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热点问题和目前界内大学治理方面的研究状况。
讲座初始,司教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英国高校治理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从英国本土以及联邦地区的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人口组成等大方面入手,说明了目前英国国内高校人员各方面的大致情况。由此我们了解到,目前英国国内高校人员工资待遇不高,所享受的国家福利待遇较好,生存压力相对我国而言较小;而高校整体规模不太大,大学下二级学院一般较少但历史悠长,且学术相对独立,在校学生较其他西方国家少。
司教授以图片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英国国内目前的三种大学治理形式下校方和学院、学生之间的关系。英国的高校按照大学治理结构,整体可划分为三种理想型:
第一种是联邦制大学,以伦敦大学为例。此类高校中有着高度分权的治理结构——校方权力较小,学院完全独立,并且拥有独立的学位授予权。整体而言高校内学术高度自由,但高校内易分裂、管理上较为不便。
第二种是学院制大学,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古典大学为例。此类高校中学院权力很大,校长在学校各类事务决策中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各项政策主要依赖于理事会、董事会等机构。这类高校在治理体制上延续了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共餐制和寄宿制,师生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且在管理上类似于我国宋时期的书院制。整体而言高校内政治压力较为分散,各学院自主权很大且竞争激烈,其中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学校历经八百多年的发展,仍然十分具有活力。
第三种是中央集权制大学,以英国伦敦南岸大学为例。这类高校内高校治理权主要集中于大学层次,校级权力很大,且大学与学院关系密切。其中校长权力十分之大,董事会的组成人员来源也十分广泛,社会各界都或多或少参与于高校内管理事务之中。整体而言,此类高校内政治与学院关系密切,司教授认为,可以用“政治治理的模式会被复刻于高校治理之中”来概括
讲座临近尾声,司教授为我们推荐了一些关于高校治理方面的参考资料,如三联书店社出版的《大学与小镇800年》、美威廉·克拉克的《象牙塔的变迁》、黄达人编著的《大学的治理》等。本次学术讲座取得圆满成功。(文/图 教育研究院研究生分会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