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晚7点,我院邀请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丁永为副教授,为我院研究生带来了题为“杜威与芝加哥大学”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在我院五楼会议室举行。
丁老师曾于2015-2016年挂职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一职,因此,讲座正式开始之前,丁老师与同学们回忆起在江西师大工作时的种种情形,并就目前在读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非常。在这样轻松、活泼的氛围下,讲座进入了主题。
丁老师主要以时间为主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同学们讲解了杜威任职于芝加哥大学时教育改革的故事,并概括到:芝加哥大学于杜威而言,既是“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梦结束的地方”。
我们熟知,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先驱,但事实上杜威在进入芝加哥大学前,主要进行的却是哲学方面的研究,并且他本人有着深厚坚实的哲学基础。杜威自188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哲学研究。十九世纪末,为适应美国工业革命、城乡变化、开发边疆和大量移民的需要,进步主义运动应运而生,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芝加哥大学地处美国新兴城市,思想开化,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发展的重要阵地。此时的教育尚未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并未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芝加哥中小学师资培养仍主要集中于中等师范专业学校,师资知识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此时的芝加哥大学本着服务社会的精神,设立了培养教师教育人才的专业,但实际上中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机械、死板的问题。杜威对此是有所了解的。而杜威的妻子——艾丽斯是一名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受艾丽斯的影响,杜威对教育事业也有一定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1894年杜威受聘担任了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并出任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的系主任,主要讲授研究生课程。而在这一时期内,杜威开始形成了有特色的哲学思想来指导教育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中,他逐渐认识到,现时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小学的教育方法,是与儿童正常发展的心理学原理不相协调的,这激起了他创办一所实验学校的愿望。于是在相关人士的支持下,1896年杜威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怀揣着一腔热忱一头扎进了对教育改革的探索。
丁老师用一句话概括——芝加哥大学是杜威“教育实验之梦开始的地方”。
杜威创办的这所学校,附设在大学内,是芝加哥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的经费主要依靠杜威的一些朋友和赞助人资助;由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亲进行管理并指导教材和教法上的实验工作;办学指导思想采用实用主义思想体系。因此,这所学校一经创办,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相关人士的大力支持。到1903年,该校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说杜威在实验学校开办以后,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实验学校的实验与研究之中。
好景不长, 1903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William R.Harper)因嫌杜威思想激进而把实验学校改为仅供学生试教的实习学校,停止了改革实验,杜威遂于1904年愤而辞职,教育实验完全终止。在实验学校存在的几年中,杜威和他的同事试图发展一种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贯制的学校体系,但实验学校未能延伸至中等教育阶段便中止了。
杜威与芝加哥大学的故事就此戛然而止——“教育改革实验之梦彻底破灭”。
讲座至此,已经接近尾声,丁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带领同学们回到了当年的杜威与芝加哥大学,使得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的形象跃然眼前。丁老师最后总结道,虽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实验仅进行到小学阶段结束便终止,但这一阶段中杜威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仍极其丰富,其中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方法至今仍影响十分深远。同时,丁老师还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相关书籍如《杜威学校》、《哲学之改造》等。本次讲座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图/文 教育研究院研究生分会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