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忠,男,江西余江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级访问学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邮箱:306257119@qq.com。
一、主讲课程
本科生:近现代赣籍教育家传略;教育学原理;创新创业基础
研究生:高等教育史;教师教育专题
二、代表性论文
1.《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空间障碍及其突破》发表于《江苏高教》2024年第1期,CSSCI. 独著
2.《高等教育理论再理论化:内涵、价值与策略》发表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年第12期,北核,独著
3.《我国高校教师发展政策变迁:主题、特征与经验——基于1949-2020年政策文本的NVivo分析》发表于《江苏高教》2021年第12期,CSSCI. 独著
4.《实用主义知识型视域下的学科建设及其启示》发表于《高教论坛》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
5.《我国大学跨学科组织的结构模式及其无边界对策》发表于《高教探索》2020年第9期,CSSCI,独著
6.《现象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CSSCI,独著
7.《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逻辑缺失与弥补路径》发表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5期,北核,独著
8.《知识生产新模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路径的趋向》发表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CSSCI, 第一作者
9.《高校创业教育课程项目化的内涵、必要性和策略》发表于《高等理科教育》2018年第2期,第一作者
10.《质性方法之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缺位与在场策略》发表于《江苏高教》2017年第9期,CSSCI,独著
11.《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路径研究》发表于《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7期,北核,独著
12.《现象学: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法论突破口》发表于《高教探索》2017年第5期,CSSCI,独著
13.《美国模式: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意向?——基于X大学研究生的调查研究》发表于《高等理科教育》2017年第2期,独著
14.《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历程与逻辑走向——基于研究方法的视角》发表于《高教探索》2016年第8期,CSSCI, 第一作者
三、学术专著
1.《现象学视域下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
2.《高职院校社区化路径选择》,江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
四、课题研究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大学跨学科研究空间的理论逻辑与生产路径研究”,批准号:BIA230203. 在研。
2.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2021年)基金一般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大学跨学科组织无边界化路径研究”,批准号:21JY08. 在研。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教育学门类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象学路径研究”,批准号:19YJC880057. 结题。
4.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大学跨学科组织边界结构与组织社会服务力关系的实证研究”,批准号:13519ZD012. 结题。
5.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度一般项目“无边界组织理论视域下大学学科组织的成长机理研究”,批准号:JY18209. 结题。
6.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青年项目“分专业创业教育项目课程建设研究——以教育学类专业为例”,批准号:16JY37. 结题(良好)。
7.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创业教育课程项目化研究——以教育类专业为例”,批准号:13516YB042. 结题。
另主持多个江西师范大学校级教改和发展改革课题。
五、奖励荣誉
(一)学术奖励
1.荣获江西师范大学第二十五届(2022)熊智明奖教金;
2.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9),排名第2;
3.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3),排名第2;
4.江西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排名第2;
(二)业务荣誉
1.荣获2021-2023年江西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3.被评为江西师范大学2019-2020年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
4.荣获昌东镇委员会/昌东镇人民政府“志愿者服务荣誉证书”(2022)
六、指导学生
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获得校级百篇优秀毕业论文;
2.指导多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两名硕士研究生荣获江西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年度院级唯一)。